關(guān)鍵詞 |
毛慈菇菌種,毛慈菇菌種哪里有,征地種什么賠償高 |
面向地區 |
全國 |
內鄂爾多斯市毛慈菇菌種哪里有毛慈菇別名茅慈菇、冰球子、泥賓子、山慈菇。
1、繁殖
種子播種:播種在4月中旬較為適宜。播前,耕翻土地、做墑,墑寬1.2米,高10厘米,長(cháng)可視地形而定。取廂土3-5厘米,整平,澆足水,待廂面不積水時(shí)立即播種。采用條播或撒播。條播是種子直播栽培較的。行距10厘米,開(kāi)淺溝1-2厘米,按株距5厘米均勻點(diǎn)種,每公頃用種7.5千克,一邊播種一邊覆土1-2厘米至廂面平,在廂面上蓋一層稻草,澆水,以保持土壤濕度,地溫。
毛慈菇菌種
2、鱗莖種植
春季4月初栽培較為適宜。種植前,土壤要按照種子種植的整理、做廂并施足底肥。選一年生完好的地下鱗莖為種球,行距15厘米,開(kāi)溝深5-7厘米,株距15厘米均勻播下種球,覆土與廂平,蓋一層稻草,澆水覆膜,以保持土壤濕度,地溫。待出苗時(shí)將覆蓋物揭去。
3、栽培技術(shù)
3.1選地整地 選擇酸性紅、黃砂壤土,前茬為豆科或禾本科作物,輪閑或生荒地更為,有一定坡度,以便排水。整地在頭一年的深秋季節進(jìn)行,深翻,燒去雜草、樹(shù)根,土壤磷、鉀含量。以后根據地塊情況再翻挖3-4次,充分腐熟和自然。種植前1個(gè)月,結合整地,每公頃施入30-37.5噸過(guò)篩的腐熟農家肥,待種。
3.2田間 播種后注意澆水,使土壤濕度保持在85%左右,35-38天開(kāi)始出苗,50天后苗齊,這時(shí)可澆水,保持土壤正常濕度。勤除草,勤松土,以利于植株生長(cháng),使水分容易滲透,病害的發(fā)生。松土、除草時(shí),要特別注意幼苗與雜草的區別,要輕緩。2-3年生植株可追肥二次,次在6月中旬大部分幼苗出土時(shí),以氮肥為主,磷鉀肥次之,每公頃施尿素75千克,在陰濕天氣對成稀肥液澆墑,促進(jìn)苗期生長(cháng);二次于7月下旬結果初期,以磷鉀肥為主,氮肥次之,每公頃施鉀肥或磷肥120-150千克,在陰濕天氣對成稀肥液澆墑,供給鱗莖和果實(shí)生長(cháng)。當年播種的小苗在7月中旬施一次很稀的清糞水。雨季注意排澇,旱季注意澆水保墑。
4、收獲加工
3年生的山慈菇,11月初植株倒苗時(shí),即可采挖,把鱗莖挖起來(lái)去掉莖稈、須根和泥土。選莖粗在1厘米以上的鱗莖加工做藥,其余的小鱗莖通風(fēng)干燥處,以免發(fā)生腐爛,然后用沙貯藏起來(lái),下一年繼續栽培。選生長(cháng)3年以上的植株留種,籽粒較為飽滿(mǎn)。
5、病蟲(chóng)
5.1立枯?。喊l(fā)病初期,可用400-600倍液多菌靈澆灌墑面,使藥液滲入土層3-5厘米處,然后用清水沖洗葉面1-2次,以免發(fā)生藥害。加強田間,出苗后要勤松土,使土壤疏松透氣,有利于山慈菇根系發(fā)達,發(fā)病。發(fā)現病株應立即拔除,并對病穴,以防病害擴展蔓延。
5.2地老虎:危害山慈菇的害蟲(chóng)主要是地老虎,該蟲(chóng)每年的春、秋兩季活動(dòng),主要是咬食莖葉,明顯的特征是在距地表2-3厘米處咬斷植株莖稈,晴天傍晚是地老虎危害的主要時(shí)期。白天潛地下3-5厘米處??筛鶕乩匣⒌幕顒?dòng)特性進(jìn)行綜合,發(fā)現被危害的植株,可在附近地下尋找地老虎并殺死;也可在晴天傍晚投放毒餌,可起到的效果。
————— 認證資質(zhì) —————
全國毛慈菇菌種熱銷(xiāo)信息