產(chǎn)品名稱(chēng) |
銀杏樹(shù),銀杏大樹(shù) |
面向地區 |
全國 |
銀杏為喜光樹(shù)種,深根性,對氣候、土壤的適應性較寬,能在高溫多雨及雨量、冬季寒冷的地區生長(cháng),但生長(cháng)緩慢或不良。
白果營(yíng)養豐富,含粗脂肪2.16%,淀粉62.4%,蔗糖5.2%,還原糖1.1%,核蛋白0.26%,礦物質(zhì)3%,粗纖維1.2%,以及維生素C、核黃素、胡蘿卜素、多種氨基酸等,具有很高的食用價(jià)值。
銀杏性平,味甘苦澀,有小毒;入肺、腎經(jīng);明代《本草綱目》中記載,銀杏“熟食溫肺,定喘嗽,縮小便,止白濁;生食降痰消毒、殺蟲(chóng)。
白果含有小毒物質(zhì):氫氰酸、白果酸、氫化白果酸、氫化白果亞酸、白果酚、白果醇。所以食用時(shí)應注意白果的食用方式。
葉扇形,有長(cháng)柄,淡綠色,無(wú)毛,有多數叉狀并列細脈,寬5-8厘米,在短枝上常具波狀缺刻,在長(cháng)枝上常2裂,基部寬楔形,柄長(cháng)3-10(多為5-8)厘米,幼樹(shù)及萌生枝上的葉常較而深裂(葉片長(cháng)達13厘米,寬15厘米),有時(shí)裂片再分裂(這與較原始的化石種類(lèi)之葉相似),葉在一年生長(cháng)枝上螺旋狀散生,在短枝上3-8葉呈簇生狀,秋季落葉前變?yōu)辄S色。
白果營(yíng)養豐富,含粗脂肪2.16%,淀粉62.4%,蔗糖5.2%,還原糖1.1%,核蛋白0.26%,礦物質(zhì)3%,粗纖維1.2%,以及維生素C、核黃素、胡蘿卜素、多種氨基酸等,具有很高的食用價(jià)值。銀杏葉中除了含有活性成分外,還含有多種營(yíng)養成分,尤其是蛋白質(zhì)、糖、維生素C、維生素E、胡蘿卜素、類(lèi)胡蘿卜素、花青素等含量豐富。以干基計,葉中含有蛋白質(zhì)10.9%~15.5%,總糖7.5%~8.7%,還原糖4.6%~5.6%,維生素C66.8~129.2mg/100g,維生素E6.17~8.05mg/100g。另外含有17種氨基酸、白果醇(10-廿九烷醇)、白果酮、廿八醇、β-谷甾醇、豆甾醇、生物堿等。微量元素有Fe、Cu、Mn、Zn及常量元素Ca、Mg等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