產(chǎn)品名稱(chēng) |
叢生五角楓 |
面向地區 |
全國 |
落葉喬木,高達15-20米,樹(shù)皮粗糙,??v裂,灰色,稀深灰色或灰褐色[1]。小枝細瘦,無(wú)毛,當年生枝綠色或紫綠色,多年生枝灰色或淡灰色,具圓形皮孔。冬芽近于球形,鱗片卵形,外側無(wú)毛,邊緣具纖毛。翅果嫩時(shí)紫綠色,成熟時(shí)淡黃色;小堅果壓扁狀,長(cháng)1-1.3厘米,寬5-8毫米;翅長(cháng)圓形,寬5-10毫米,連同小堅果長(cháng)2-2.5厘米,張開(kāi)成銳角或近于鈍角?;ㄆ?月,果期9月。
稍耐陰,深根性,喜濕潤肥沃土壤,在酸性、中性、石炭巖上均可生長(cháng)。萌染性強。干旱山坡, 河邊, 河谷,林緣, 林中, 路邊, 山谷櫟林下, 疏林中,谷水邊, 山坡坡闊葉林中、林緣、 陰坡林中, 雜木林中。有人工引種栽培生于海拔800-1500米的山坡或山谷疏林中。
種子處理
種子消毒時(shí),要將種子用0.5%的高錳酸鉀溶液浸泡2小時(shí),撈出后再密封0.5小時(shí)。然后,再用清水沖洗。
種子催芽采用層積催芽時(shí),將種子與含水量為60%-70%的濕沙以1:3的體積比混合,在室內用容器或選背風(fēng)向陽(yáng)、地勢高燥處挖深80 厘米、寬100 厘米的貯藏坑,坑長(cháng)度視種子量多少而定??拥卒仢裆?0厘米左右,置入種子與濕沙的混合物至距地面10厘米-20厘米,四周挖排水溝以防積水。
色木槭的種內競爭強度較大,占總競爭的26.1%,在早期階段,色木槭的種內競爭強度隨著(zhù)徑級的增加而增大,胸徑大于30厘米后,其競爭強度又逐漸降低;色木槭的種間競爭強度(89.061)大于種內(31.487),色木槭種內和種間競爭強度的順序為:色木槭>糠椴>蒙古櫟>黃菠蘿>胡桃楸>紫椴;隨著(zhù)色木槭胸徑的增大,所受到的競爭壓力逐漸減小,胸徑在15厘米以前所受到的競爭壓力大,競爭強度與對象木的胸徑大小之間的關(guān)系近似服從指數函數關(guān)系。在自然條件下,當色木槭胸徑達到15厘米前時(shí),應對其進(jìn)行撫育管理以提高木材利用率。
裸根苗木栽植用三埋兩踩一提苗方法。放苗時(shí)苗木要豎直,根系要舒展,位置要合適。填土一半時(shí)要先提苗,使苗木根頸處土印與地面相平或略地面兩三厘米,然后踩實(shí)。再填土、踩實(shí)。后覆上虛土,做好樹(shù)盤(pán),并澆透定根水,澆水后封土。帶土球苗木栽植用分層夯實(shí)方法。即放苗前先量土球高度與種植穴深度,使兩者一致。放苗時(shí)保持土球上表面與地面相平略高,位置要合適,苗木豎直。邊填土邊踏踩結實(shí),后做好樹(shù)盤(pán),澆透水,兩三天再一次澆水后封土。
一般不施肥或僅施少量肥,切忌施肥過(guò)多,否則會(huì )引起徒長(cháng),樅而影響花芽形成,反面使開(kāi)花減少。但在花后應施些磷、鉀肥及氮肥。灌溉可依地區不同而有別,華北地區,4-6月是丁香生長(cháng)旺盛并開(kāi)花的季節,每月要澆2-3次透水,7月以后進(jìn)入雨季,則要注意排水防澇。到11月中旬入冬前要灌足水。